
文章作者:admin 时间:2019-05-14 19:14
寒冷来临,要温暖过冬,是时候购入一些保暖冬装了,在国内有这么几个家喻户晓的保暖服装知名品牌,比如说南极人、恒源祥、北极绒、俞兆林等。
这些品牌卖的产品五花八门,袜子、保暖套装、秋裤等应有尽有,满足了用户们不同的需求。但是,最近曝出了一则惊人的消息,其实大家买的就是一个“吊牌”而已,因为这些品牌在“卖吊牌”。
随着现代人的收入的增加和消费升级的带动,其实更多消费者追求品牌的力量,比较信任大牌的东西,消费杂牌的情况少了些。
那么,“卖吊牌”说的是什么呢?怎么听起来有点绕。简单来说,就是像南极人、北极绒等的品牌,它们把自有工厂生产环节砍掉了,只保留采购、销售和售后这几个环节。至于消失的生产线去哪儿了?当然是品牌授权模式经营,把自己的“品牌”卖给代工厂们,让他们在产品上贴上品牌吊牌,然后就可以把东西卖出去啦!
不过,品牌授权也没有那么简单,代工厂们也要缴纳保证金和提供产品的质检合格证。
听起来好像很复杂,其实操作还是可以的,据透露产品的质检合格证明在淘宝花上100块钱就可以弄好了,所以产品的质量真不能保证,这也是为什么南极人、北极绒、俞兆林等产品屡屡出事,上了黑名单的原因。
大家最担心的就是,没有底线,品牌过度授权第三方标准监管缺失会毁掉一些老牌。
像北极绒、南极人、俞兆林等品牌会走上多元化的道路,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如果到最后连主业都守不住,甚至是全面崩盘,真的就是得不偿失。
而品牌从卖产品到卖吊牌,或许是借鉴外资品牌的做法,即代工厂贴上品牌后身价高涨。实际上,国外品牌授权严格得多,很注重保护品牌自身的信誉。反观国内的“卖吊牌”更像是提前透支品牌。
所以,像南极人、北极绒、俞兆林等品牌真应该停下疯狂扩张的步伐了,真的没什么比专注做产品来得更实在,这一点也是市场所需要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